銷售熱線:400-808-8236
傳 真:+86-769-23062741
技術支持:18925835885 吳先生
(僅限技術咨詢)
網絡營銷咨詢:0769-89975189 劉小姐
地 址:東莞市東城區溫塘中路383
號聯益工業園5棟2樓
電子郵箱:wsy@okata.com.cn
ljw@okata.com.cn
MSN Online:gangtiankeji@msn.cn
北京分公司:18029123982 張先生
IC封裝基板--PCB業中正在開拓的新市場 |
發布時間:2012.08.30 新聞來源:東莞市岡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 |
一類新型印制電路板在20世紀90年代末得到迅速興起,它給PCB產業又開拓出一個具有相當大發展潛力的新市場,它就是IC封裝基板(又稱IC載板)。IC封裝基板在封裝中所起到的功效作用主要是:提供了芯片與PCB母板之間不同線路的過渡;提供了對搭載在該基板上芯片的保護、支撐、散熱通道;形成其標準的安裝尺寸。隨著近幾年世界微電子產業高速發展,IC封裝基板的需求市場越來越大,其在IC封裝的技術構成中的重要地位也越來越突出。 在IC封裝產品中,由于電子安裝向著高密度、小體積化方向發展,使得窄間距、多引腳的面陣列安裝形式成為現今的發展主流,并以BGA(Ball Grid Array)、CSP(Chip Scale Package)、DCA(Direct Chip Attach)品種發展為最快。這類封裝產品制造中所用的基板,多以有機材料的多層板為主。它所占整個面陣列封裝產品成本的比例是相當高的。以BGA為例,約占40-50%。而倒裝芯片接合形式的封裝產品,基板所占總成本比例高達70-80%。 在表面安裝技術發展的驅動下,于1987年左右Citizen公司開始著手開發塑封球柵面陣列的封裝產品(即BGA)。而后,Motorola、Compag等公司也隨即加入了開發BGA的行列中。1993年Motorola公司率先將BGA應用于移動電話中。同年,Compag公司也在工作站、電腦上得到應用。幾年前起,Intel公司在電腦的CPU中(即奔騰Ⅱ、奔騰Ⅲ、奔騰Ⅳ中),以及芯片組(即850Chipset)中開始使用BGA。這對BGA應用領域更快地擴展,起到一種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BGA已成為極其熱門的IC封裝技術。其全球市場規模在2000年已達12億塊。預計在2005年其市場需求將比2000年有70%以上幅度的增長。在此種發展趨勢下,BGA基板市場需求也將有很大的發展。 世界著名的咨詢、調查公司--Prismark公司將目前市場上的BGA基板分為五大類型: ①PBGA(Plasric BGA)基板:一般為2-4層的有機材料基材構成的多層板。它的尖端產品是積層法多層板。在2000年以前,基材樹脂多采用BT樹脂,但近一、兩年來采用高Tg、低熱膨脹系數的環氧村脂基材逐漸增多。PBGA的芯片與基板間的電氣連接是以引線鍵合(Wire Bonding,簡稱WB)為主流。 ②CBGA(Ceramic BGA)基板:為陶瓷基板,芯片與基板間的電氣連接常采用倒裝芯片(Flip Chip,簡稱FC)的安裝。 ③FC BGA(Filp Chip BGA)基板:為剛性多層基板。多采用積層法多層板結構。芯片與基板采用FC鍵合。 ④TBGA(Tape BGA)基板:基板為帶狀撓性的1-2層的PCB。基材以聚酰亞胺薄膜為主流。近兩年,還出現了液晶聚合物薄膜基材、環氧樹脂薄膜基材、薄型(0.6 mm以下)環氧樹脂--玻纖布基卷狀基材等。在芯片與基板的連接方式上,多采用引線鍵合,有的也使用TCB(Thermo Compression Boding)。它所用的撓性基板材料,近年出現了二層的無粘合劑型的新基材(過去傳統的撓性覆銅板基材為三層:薄膜--粘合劑--樹脂)。 ⑤CD PBGA(Carity Down PBGA)基板:系指封裝中央有方型低陷的芯片區(又稱空腔區),且這種空腔區朝下,外圍分布焊球的封裝基板。這種封裝多是高功率BGA,基板上還加貼散熱片。基板多為2-4層有嵌條的多層板。基材要求高耐熱性。 在2000年間,整個上述五大類BGA的世界封裝基板市場需求量中,PBGA基板約占有70%的比例。預測至2005年,PBGA占整個BGA需求量的比例,將維持在這個比例左右。這主要因為:PBGA基板在價格、重量上都低于陶瓷基材的封裝基板。在工藝性上也優于后者,且很適應于IC封裝基板追求輕薄短小、高密度化發展的需求。 Prismark公司還對焊球間距小于或等于0.8mm的面陣列封裝-CSP,作了全世界需求的統計、預測。倒裝芯片剛性基板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向,剛性基板將會逐漸增大所比例。 2000年日本IC封裝基板的產值占全世界該類基板需求市場的約80%,2001年也勃勃80%,日本在IC封裝基板上,不但在市場上獨占霸主地位,而且在制造技術上也處于領先。特別是作為高檔次封裝基板的積層法多層以板,近年在日本得到較大發展。 由于IC封裝基板在日本獲得較大發展,日本印制電路工業協會(JPCA),自1999年起,將此類基板在調查、統計時單獨從一般印制電路板中分出,稱為模塊基板(Model Substrate)。模塊基板中包括五小類:剛性BGA(CSP)基板;撓性TAB基板(即TBGA基板);MCM-C用陶瓷基板、MCM-L用有機材料基板;積層法多層板類封裝基板。根據JPCA調查、統計,日本國內模塊基板產值在2000年為4037.2億日元(約合37.4億美元),2001年預測為4659.7億日元(約合38.3億美元)。其中剛性BGA基板的產值占整體模塊基板產值的49.3%,為最高;其次分別為MCM-C用陶瓷基板(占19.9%)、撓性TAB基板(占11.5%)和MCM-L用有機材料基板(占9.5%)。2000年日本BGA基板的市場為40億塊,預計2001年將達到50億塊。 目前臺灣十分重視發展近年新興而起的IC封裝基板業。2001年,臺灣IC封裝基板產值預計達到148億臺幣,比2000年增長了23%。2001年臺灣IC封裝基板產值約占世界整個IC封裝基板產值的9%-11%。比1999年在全世界所占的比例數上升了約3%。至2001年,該類基板的生產廠家增至約15家(見表1所示)。 表1 臺灣IC基板部分廠商現狀 臺灣IC封裝基板的主要生產技術的來源為三方面:企業自行研制;臺灣工研院研制開發成功后,向企業進行技術轉讓;由美、日引進或采用合作。其中由海外引進,占整個臺灣該類基板技術構成的一半左右。在剛性BGA(CSP)基板生產中,以全懋、華通、旭德、南亞、大洋、臺豐實力雄厚,其中華通、臺豐、欣基所生產的IC封裝基板則以出口外銷為主。2001年1月正式從楠梓電子獨立出的亞洲微電子公司,是目前臺灣唯一具有生產TAB(TBGA)基板能力的廠家。在TAB基板的競爭力上,可與韓國TAB基板生產廠家的生產能力接近。它的TAB基板的產值約占全世界TAB基板總產值的5%。臺灣有關市場專家預測,臺灣全懋精密電子公司今后將會成為臺灣IC封裝基板生產最高的廠家。有可能幾年后會取代日本的IC封裝基板大型廠家JCI和Fujitsu廠商的市場地位。該公司的二、三期生產基板的擴建工程,已于2001年底基本完成,使CSP、Mini BGA、EBGA、FCBGA等基板的生產能力獲得很大增加。臺灣耀文電子公司與美國Prolinx公司簽定了合作協議,為其化工生產V—BGA基板。V—BGA基板生產技術難度較高。它是由銀漿作為層間互連的導通材料、有積層法制作的基板。基板層間有兩層厚度達到10mi1以上的銅片,作為散熱層。因此它可作為高功率(5~6W)大型IC封裝上使用。南亞、華通兩大PCB廠家,是以發展倒裝芯片形式的BGA基板為主。其中,南亞以支付權利金的方式取得了生產技術,而華通是由Intel公司授權,自行開發技術,再逐步擴大生產量的方式推進其生產技術的進展。因此,目前南亞較比華通在進展上步伐快一些。 目前臺灣在推進IC封裝基板業的進展中,主要面臨著急需解決的兩大關鍵問題:開發出IC封裝基板生產用的原材料,以及降低生產成本。
以上內容屬于岡田科技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
上一條:中國印制電路工業現狀 |
下一條:21世紀的微特電機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