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熱線:400-808-8236
傳 真:+86-769-23062741
技術支持:18925835885 吳先生
(僅限技術咨詢)
網絡營銷咨詢:0769-89975189 劉小姐
地 址:東莞市東城區溫塘中路383
號聯益工業園5棟2樓
電子郵箱:wsy@okata.com.cn
ljw@okata.com.cn
MSN Online:gangtiankeji@msn.cn
北京分公司:18029123982 張先生
中國EMS提供商面臨的威脅 |
發布時間:2012.08.30 新聞來源:東莞市岡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 |
今年,全球EMS(電子制造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253億美元,比2001年的977億美元增長28%。EMS行業在整個電子業不景氣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長速度,愈發顯現出這個行業的魅力。特別是在中國,不僅內需動力充足,全球主要的OEM(原始設備制造商)都在此設有機構,而且中國具備的低勞動力成本,較好的供應鏈基礎也都將推動中國EMS行業的快速發展。
不過,擁有好的行業增長趨勢和市場環境并不代表著中國的EMS提供商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業績。中國至今還沒有像旭電(Solectron)、偉創力(Flextronics)、Sanmina-SCI、天泓(Celestica)、Jabil這樣的世界頂級EMS提供商。中國電子百強之首的普天集團就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愛立信手機的合同生產。在彩電行業中,這更是屢見不鮮的事,TCL為索尼和飛利浦生產彩電,創維也為東芝生產彩電。從制造能力看,中國廠商還是很有優勢的,但為什么就沒有只靠EMS而成名的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國主要的EMS廠商目前規模都非常小,供應鏈管理還很落后,產品的附加值低,尚無增值服務的意識等等。在某些廠商的觀念上,還有”做EMS就低人一等”的思想,這些都阻礙了中國EMS行業的發展。另外,在行業內的競爭中,前有歐美和臺灣的EMS提供商大軍壓進,后有印度EMS步步緊逼,中國EMS提供商如今已是處于逆水行舟的境地。 在這樣嚴峻的市場狀況之下,認清當前所面臨的威脅和機會,把握關鍵的制勝要素,應當是中國EMS提供商確定下一步戰略部署的先決條件。 中國EMS提供商面臨的威脅 中國EMS提供商面臨的威脅首先來自EMS行業自身。OEM為發展核心競爭力,將更多的業務外包給EMS提供商,同時也把更多的責任賦予EMS。EMS提供商不僅要制造出高性能 、低成本的產品,還要提供物流等供就鏈服務、參與前端設計、更多地負責采購。實際上,OEM正逐漸將其職能和組織機構移向了EMS,EMS的戰線越拉越長,這對EMS的戰略、組織和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挑戰。 中國現在正是電子業發展的大好時期,主要的電子OEM 都在中國設有機構,這使得中國的EMS具有天時、地利的優勢。 在供應鏈管理方面,中國的EMS提供商和業內領頭羊們的差距正逐步拉大。天泓曾以綜合效益最佳而在”2001年度全球信息百強”中居首位。該公司全球供應鏈執行副總裁安德魯.戈特說:“天泓擁有精簡的管理機構,公司僅將3.5%的人力投入管理工作,而把希望寄托在技術上。幾年來,公司在信息系統上投入巨資,這在去年電子行業逆轉時起了大作用。我們為自己購買的零部件建立了一個巨大的數據庫,這樣每位工廠的廠長都能看到其它工廠有什么,從而為多余的零部件找到歸宿。同時,總部還有一個供應鏈特種戰術小組會對過剩庫存進行實時臨測,并可運用公司巨大的購買力要求供應商將定單回到原來的水平。”今年,天泓的總裁兼首席運營官Marvin MaGree講到他們的策略是:一方面在全球保持持續的、深度的制造能力;另一方面,持續投資信息和流程改進以支持全球供應管理能力,并確保參與設計、供應鏈、生產運作、售后服務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提供。相比之下,中國的供應鏈管理都還停留在最基本的采購層面,信息系統尚未真正建立起來,中國EMS提供商要想不被甩在后面,實在是任重道遠。 另一個不利的因素是,在應用領域和客戶域方面中國EMS的發展空間正在被侵蝕。全球主要的EMS提供商經歷了前兩年的大起大落后,今年都在進行戰略轉移。例如,Jabil前不久宣布在擴大中國市場,今年10月底將在中國黃浦建立20.4萬方米的工廠;而且Jabil定位了多樣化的終端市場,汽車、醫療和消費電子領域將是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這些大的EMS巨頭一方面繼續保持在電信、計算機的統治地位,一方面向汽車、工業控制、醫療和消費電子領域擴張,并且都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投資。 臺灣電子OEM和ODM的EMS的轉型也將對中國EMS構成很大的威脅。由于臺灣的ODM廠商擁有水平較高的工程師,并具有擴展至大陸的成熟的供應鏈,他們將從中國和日本OEM廠商那里獲得更多的外包業務。 來自印度的威脅亦不可輕視。印度有1億人口,吸引了主要的OEM在這個國家開展業務。而且印度的人力成本比中國還要低,印度一個工人的工資只有中國工人工資的65%,這對需要大量手工裝配的制造行業來說,無疑是有很大的誘惑力。在IT領域,印度有52.2萬軟件專業人員和14萬軟件開發人員,這大大提高了印度的競爭力。主要的EMS也已開始關注印度并進行投資。如偉創力在兩年前就進入印度,為摩托羅拉制造手機等.旭電在印度也有設計中心和客戶服務中心。Jabil今年也準備在印度建廠。 中國EMS的機會 機會首先來自于這個行業本身。EMS是電子制造業最具潛力的行業之一。據Dataquest預測,EMS市場將會從1999年的580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2,030億美元,CAGR(復合年增長率)達28.5%,相比之下,同期電子設備的CAGR僅僅有9.1%。EMS這一強大的發展勢頭從“財富500強”和“信息技術百強”的排名中也都得到了印證。美國《財富》雜志新出爐的“2002年度財富500強中,Sanmina 、 Jabil 、旭電、SCI這些頂級的EMS提供商的排名全線上升。在去年《商業周刊》評比的“全球信息技術百強(IT100)”中,EMS不僅首次作為一個獨立行業出現,而且8家入選的EMS廠商的營業收入總和已經超過了全球12家頂級軟件公司的總收入,與25家全球頂級半導體廠商的總收入已相差不遠。 EMS行業內的競爭格局對中國廠商也是頗為有利的。大型EMS提供商現在正忙于并購資產的整合,擴展新領域的力度將會減弱;而且很多OEM在小批量、要求快速反應的定單中更青睞中小型EMS;明顯的地理優勢和成本優勢也會給中國這些中小型的EMS提供商帶來更大的空間。 EMS行業目前還處在多寡頭壟斷中,排名前五位的廠商約占整個市場份額的60%。旭電在2001年以161.49%億美元的收入依然穩坐EMS第一把交椅;偉創力以129.2億美元收入居第二位;Sanmina-SCI自去年完成合并后,收入總計為108.3億美元,排名第三;天泓的收入為100.04億美元,排名第四;Jabil的收入為40.04億美元,排名第五。這五家EMS提供商今年面臨的共同難題將是—---沉重的庫存和擴張性收購帶來的消化不良。可以說,EMS行業今日的成就主要是通過收購而來的,包括對OEM工廠設施的收購,以及同業競爭對手的收購。但收購的負面影響在去年進一步突顯,旭電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 旭電公司一直是EMS行業的老大.但其去年的營業收入比前年降低了28.4%,同時,偉創力卻增長了15.1%。今年旭電公司很有可能被偉創力打敗。而且,旭電將失去的又何止是第一的排名,”90年代最獲投資者青睞的公司”、”OEM資產剝離最佳候選人”這樣的光環也隨之破滅。是什么使旭電跌倒了?Thomas Weisel Part-ers的分析師Jim Savage說:“每家公司都面臨著同樣的市場環境和市場容量.。但旭電沒有專注于業務的推進,他們庫存太多,現金周轉率也高于同類公司。” Solectron 揮起它的斧頭
旭電在一段時期內的庫存高達49億美元。在2001財年第四季度,旭電的庫存率為89%,而偉創力是49%,天泓是57%。另外,旭電的大肆擴張型收購,包括購買Natsteel和加拿大的競爭對手C-MAC,都是問題所在。 中國現在正是電子業發展的好時期,主要的電子OEM都在中國設有機構,這使得中國的EMS具有天時/地利的優勢。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則大大促進了中低端產品的合同制造,特別是對于原材料便宜而需要很多手工裝配的產品制造,如噴墨打印機等,更是昭顯了這一優勢,中國正向世界最大的合同制造基地方向發展。而且,中國的供應商基礎已逐步建立起來,再加上中國近幾年對物流的重視,以及中國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的加大和政策性利好,都使中國的EMS提供商如虎添翼。 EMS提供商制勝的要素 EMS提供商要取得成功,有幾點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戰略的制訂,是做全球化的EMS提供商,還是立足于本地市場;是為多個應用領域提供服務,還是只針對特定領域;除了產品之外,是否還要提供增值服務,提供哪些增值服務等;另一方面,EMS是通過并購取得規模效應,還是立足于自身組織成長,都是直接影響EMS提供商成功的戰略要素。 EMS要想成功,還需要在工廠布局上接近OEM,需要有很好的供應商團隊、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完善的供應鏈設施和供應鏈管理等
以上內容屬于岡田科技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
上一條:新一代半導體IC封裝的發展 |
下一條:臺灣PCB產業競爭分析 |